【破釜沉舟講的是誰】“破釜沉舟”是一個成語,源自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戰役,講述了一位勇猛將領在絕境中奮起反抗的故事。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下定決心、背水一戰的勇氣和決心。
一、
“破釜沉舟”出自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,講述的是秦朝末年,項羽率領楚軍與秦軍作戰時,為了激勵士兵、鼓舞士氣,下令打破炊具、鑿沉船只,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。最終,楚軍以少勝多,大敗秦軍,為后來的反秦斗爭奠定了基礎。
這一成語不僅體現了項羽的軍事才能,也展現了他在關鍵時刻的果敢與魄力。后人常用“破釜沉舟”來比喻在面臨極大困難時,必須做出孤注一擲的決定,才能取得勝利。
二、表格展示
項目 | 內容 |
成語名稱 | 破釜沉舟 |
出處 |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|
講述人物 | 項羽 |
歷史背景 | 秦朝末年,陳勝吳廣起義后,各地反秦勢力興起,項羽率楚軍參與抗秦 |
典故內容 | 項羽在巨鹿之戰中,命令士兵打破炊具、鑿沉船只,斷絕退路,激勵士卒拼死作戰 |
戰役結果 | 楚軍大敗秦軍,奠定反秦勝利的基礎 |
成語含義 | 比喻決一死戰、背水一戰的勇氣和決心 |
后世影響 | 成為中華文化中表達堅定意志的經典成語 |
三、結語
“破釜沉舟”不僅是一個歷史故事,更是一種精神象征。它告訴我們,在面對困境時,只有敢于背水一戰,才有可能迎來轉機。項羽的這一舉動,雖然最終未能成就霸業,但他所展現的勇氣與決斷,至今仍被人們傳頌。